「有奖转发」关注绿盒,说出让你意犹未尽的纪录片,5月19日本盒将会@抽奖小助手分别在回复和转发中各抽取一位友邻送出神秘小礼物一份。
身处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时常被环境驱使着向前,只顾埋头做事忘了抬头看路。而纪录片却让我们得以沉浸于影像之中,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参与无法触及的人生。本次,盒盒精选了六部人文类纪录片口碑之作,希望在黯淡无光的日子里,一同体验生活的万千种姿态。
“你的口袋或者手袋里有什么? 你爱什么? 你害怕什么? 你想改变什么?”
影片简介:2010年,一部由全球190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共同创作的纪录片——《浮生一日》(Life in a Day)上映。
传奇制片人雷德利·斯科特和奥斯卡著名导演凯文·麦克唐纳联手YouTube,邀请全世界网民用视频记录下7月24日这一天的生活,纪录片以蒙太奇的方式呈现了长达4500小时的影像素材,并于一年后2011年7月24日播出。
十年后,这部特别的纪录片也迎来了续集《浮生一日2020》,来自192个国家的32万个视频拍摄下了2020年7月25日这一天的日常影像,由原班人马制作并于 2021 年的圣丹斯电影节进行了全球首映。
推荐理由:《浮生一日》是一部史无前例的纪录片,它没有主角,没有剧本,画面时而清晰时而晃动,画幅也时方时长。它是一项集体的艺术,每一个普通人既是演员,又是导演。它看似无序,却以时间轴为顺序展开,由晨曦到傍晚,由起床到入睡,由新生到死亡。
也许你早已不记得2010年7月24日那天做了什么,因为对于很多人来说,它们就是地球上最平常的一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而对于另外一些人,却是有着特殊意义的一天,上演着悲欢离合,感叹着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在每一段时光切片里,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肤色、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在平行时空下,用最真实的视角展现当下的生活片段,汇聚成《浮生一日》独有的人生百态。
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浮生一日》续篇选择的2020年7月25日,无论是在澳大利亚森林火灾还是新冠疫情的全球背景下,都让这部纪录片刻上了独一无二的时代印记
《华盛顿邮报》曾评论“《浮生一日》里的生活让人感到格外熟悉,里面的人所经历的希望和喜悦、失望和恐惧也都是我们自己的”。
CNN则评价这部纪录片是“世界历史上最好的时间胶囊”。麦克唐纳还表示希望在2030年推出续作,打造一个展示地球变化的长期系列,喜欢这部纪录片的小伙伴们可以期待一下啦!
“支撑着一门手艺流传下去的力量究竟来自哪里?”
影片简介:《一百年很长吗》是2019年在优酷和bilibili同步播出的9集纪录片,由执导过《我在故宫修文物》、《喜马拉雅天梯》等纪录片的导演萧寒操刀,历时一年,跨越十万公里拍摄而成。 纪录片将镜头瞄准了蔡李佛拳学员、酿酒师、台湾卤肉饭老字号一家人、制琴师、文物修复师、马鞍匠、刻章人等普通手艺人,借由他们五味杂陈的日常故事,探寻手艺与生活为伴的秘密。
PS:本纪录片共有两个版本,本次推荐为剧集版,另有《一百年很长吗》电影版。
推荐理由:看《一百年很长吗》之前很多人以为导演会将日益稀少的老手艺作为叙事重心,观看之后才发现这是一本大时代下的小人物生活见闻录,涓涓细流般讲述着他们在一地鸡毛又偶有确幸的生活中的琐碎日常和人生抉择,用导演的话说:“我想知道,没有了故宫和珠峰的加持,普通人的故事能走多远?”
由作家绿妖撰稿、导演萧寒亲自下场配音的旁白,幽默诙谐又入木三分,搭配上兼具电影感和烟火气的镜头,成为盒盒近年来复看率最高的宝藏纪录片之一,观众也纷纷把“N刷”、“来摘抄文案”的字眼打在了弹幕上。
在更新换代不断加快的年代,想让人专注下来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在生活的困境下依然坚守匠心,更是难上加难。不俗的手艺里,承载的不仅仅是这些匠人们日复一日的劳作与传承,还有指尖的温度,以及生活的哲思。
一百年有多长?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正如片头那段同样带着温度的文案写的那样:
“一百年,它长成了一段历史,短成了人的一辈子,在镜头下你会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境,为钱发愁,为命挣扎,但每个人也都在迎战着生活,他们窘迫,也曾得意,哭过,却还没有丧失笑的能力,这些天南海北的手艺人,不约而同都说过一句话,我们学的行当,就像一件烂棉袄,它不见得能让你风光体面,却能在最冷的时候为你遮风挡雨,也许你我都应该有这样一件烂棉袄,让你在苍白沮丧的日子里,尚有一腔热血去和生活过招。”
“当一个孩子痴迷于一件事,会爆发出怎样的能量和创造力?”
影片简介:《小小少年》是bilibili出品的六集纪录片,跟踪拍摄了一群“痴迷”于艺术、科技、自然、运动等不同领域的少年的奇趣生活,记录他们因热爱发光的成长故事:
他们来自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生活方式,但他们都在人生初期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并在各自钟爱的事物上做到了极致。
推荐理由:一定有不少小伙伴观看过《但是还有书籍》、《人生一串》等频登热门的B站自制纪录片,而相比之下《小小少年》则显得有些冷门,即使这部纪录片已在去年斩获“白玉兰奖”最佳系列纪录片奖。
在《小小少年》中,B站一如既往“用年轻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虽然是讲天才少年,却没有流俗于孩子们因天赋异禀而改变命运的逆袭故事,而是以纯纪实的方式,将镜头投向了童年、兴趣、亲子、教育等具有大众讨论价值的话题,通过少年最真实的日常生活画面,带观看者感悟热爱与专注的力量。
在孩子教育内卷日渐激烈的现实下,对成绩没用的爱好是否应该坚持?
第三集《自然之道》中,昆虫少年殷然的妈妈给了很好的答案(如上图)。这个家里养了200多种昆虫的11岁“虫痴”男孩,因为喜爱虫子而被同学疏远,也时常要面临养虫与课业的冲突,而父母对于殷然如此特别的爱好,给予了足够的尊重与支持,他们会引导孩子合理规划追逐热爱的时间,以身作则跟殷然一起背课文,甚至自己也被带入坑,在节假日时陪着儿子进山观虫,尽己所能守护孩子对自然、对未知的探索欲。
或许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无法找到自己挚爱的事物,或是没能在喜爱的领域执着下去,也许这些孩子们的兴趣最终并没有成为职业,带他们通向所谓的“成功”,然而当每个成年人带着回忆跟随片中少年享受专注的快乐时,兴趣的意义将被重新探寻:
曾经同样是一名小小少年的我们,是否也曾为画一幅画摊满整桌的画笔?是否也曾为一个舞蹈动作废寝忘食?那些孩童时的梦想,如今实现了吗?
节目以外的另一大宝藏——由彩虹合唱团演唱的同名片尾曲《小小少年》
“如果即将到来的夏天将是你人生中的最后一个夏天,你会怎样度过?
影片简介:《我死前的最后一个夏天》(My Last Summer)四集纪录片,于2016年首播于BBC频道。节目讲述了五个生命不足一年的绝症患者,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共同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夏天。
他们素昧平生,相似的经历让他们很快敞开心扉并收获友谊,他们终于能暂离同情,无所顾忌地谈论关于脆弱、挣扎、妥协、葬礼、遗产和来世这些身边人避而不谈的话题,吐露自己在不同身份中的恐惧与牵绊。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也不得不彼此告别。
推荐理由:当谈及死亡,大多数人的态度都是避之不及。面对这样一个沉重的话题,《我死前的最后一个夏天》没有过分地渲染悲伤,反而用坦诚的态度和真实的镜头,记录着几位生命处于倒计时主人公的生活状态,探讨人之将死时不得不面对的种种问题:
纪录片由四个篇章构成:为死亡做准备、家人的态度、对孩子说什么、相继离世。每一集里都可以看到人世间的温情与羁绊,坚持与改变。譬如,化疗之后变得脸部浮肿的女主人公杰恩,最后一次面对镜头时对体面与尊严的坚守;
没有伴侣和孩子,生病后几乎足不出户的小老头本,因与节目中几位新伙伴的相识而有了新的牵挂,重新投入治疗;还有刚在病床上和女友举行完婚礼,就在三小时后离开人世的男人朱尼尔……
除了五位身患绝症的主人公之外,摄制组还为他们配备了两位姑息治疗领域的专家,从生理和心理上给予他们帮助。
相较于一次记录,《我死前的最后一个夏天》更像是一场直播,用五个人真实面对死亡的状态呈现了一部最为真实的死亡纪实录,也许正如罗翔在《圆圈正义》中的描述:“我们必须接受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没有人能活在确定性之中,对人生而言,我们唯一能确定的就是不确定的人生。”
咪咕视频观看链接: https://www.miguvideo.com/mgs/website/prd/detail.html?cid=635354160 腾讯视频观看链接: https://v.qq.com/x/cover/g1w1zy0qh4s4ww9/j0020sej8gg.html?ptag=douban.doc B站观看链接: 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ep119109?bsource=douban
“偶然出现在镜头里的他们,身上有着怎样的故事?”
影片简介:《纪实72小时》是由日本NHK出品的社会观察类系列纪录片,这档连续十年在NHK被评为“观众满意度第一”的节目,每期选取一个特定的地点持续拍摄72小时,通过对途经拍摄地的人们进行观察和采访,浓缩为片长每集25分钟的影像,真实地呈现出日本社会的生活状态。
2018年,该纪录片曾被腾讯视频引进并制作《纪实72小时》中国版。
推荐理由:日本最大的连锁书店、巷子里不起眼的关东煮小店、面朝大海的养老院、秋叶原地下偶像的“根据地”、日本最北端的公交车站、祖孙三代经营了50年的零食铺、24小时营业的面包店…… 从2006年开播至今,《纪实72小时》的镜头深入寻常的街角,三天三夜持续不断地倾听着形色人群的故事,有的平淡动人,有的引人发笑,有的匪夷所思。即便是与过路人三两分钟的交谈,也能让每个人从中找到自己的人生缩影。
这家位于赤羽街角一隅的关东煮小店,开业40多年来迎来送往,也许是一位从开业便光顾的九旬老人,也许是相识二十年约定在这里一年一聚的老友……每一个面孔的背后都有着自己的苦与憧憬。
印象最深的还有一位穿着西装的保安,采访的时候已经持续站岗24小时无休,曾遭遇裁员的他说现在的上司比自己还要年轻。几平米大的店面,是热气腾腾的烟火人间。
2013年播出的《漫步巨型书店的活字森林》一集中,摄制组探访了1927年开业的纪伊国屋书店,也是如今日本最大的连锁书店。无论是曾受校园霸凌被小说治愈的哲学系女生、10岁的东野圭吾粉丝,还是爱买书甚于读书的老先生,在这些日本普通民众与书籍的故事中,我们不禁会联想到如今自己城市里同样苟延残喘的纸质书店,以及互联网时代以前的生活。
2017年,节目组走进了一家面朝大海的养老院,这间住着400多位老年人的养老“胜地”,三十年间吸引着很多老人主动前来入住,甚至有一位老人用卖房子的钱(约合200多万人民币)搬进了这里的海景房。不同的人生背景,却走入了同一家养老院度过余生,在这里的老人们究竟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最后呈上片中由日本唱作歌手松崎名央演唱的主题曲《川べりの家》(译名《河岸的家》),相信喜欢节目的小伙伴一定会记住这深入人心的旋律。
“也许人生而不同,但人生而平等。”
影片简介:《天赋异禀》于2017年在英国播出,共10集,记录了全球范围内一群患有无肢、连体、脆骨症等罕见病症的“特殊人物”在人生困境中笑对生活的故事。
推荐理由:《天赋异禀》原英文名为“Born Different”, 译名本身非常贴切地诠释了节目主旨:也许人生而不同,但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天赋异禀。
在这些被记录的“特殊人物”中,有出生便被确诊患有脆骨症的女孩佐伊,即使随着年龄增长,“瓷娃娃”佐伊的身体依旧异常脆弱,甚至连咳嗽或者打喷嚏都可能造成肋骨骨折。虽然没有健康的躯体,小女孩却拥有和同龄人一样温暖人心的笑容。
有一出生就患有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詹姆斯·邓恩,这是一种罕见的皮肤病,相当于三级烧伤,患者只要皮肤受到轻微的摩擦就会导致脱落、起泡、溃烂然后结痂。尽管长期处于痛苦之中,邓恩依旧完成着自己的遗愿清单旅行,笑着争取着和普通人一样正常生活的权利。当被问到座右铭时,邓恩说“生命只有一次,所以当我们活着时,让我们尽情拥抱生命,让我们创造一些美妙的回忆,拥有一些美好的时光。是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还有毛发过度生长,全身“毛茸茸”的女孩萝丝。萝丝的症状疑似多囊卵巢综合症,但不幸的是确切病因至今未明,也无从医治。从十三岁起,萝丝每天都要清理过于旺盛的毛发,这成为了这个本该在享受美好青春的少女,不得不承受的负担,而不断隐藏脸上、手臂和胸部的毛发,也让萝丝疲惫不堪。
三十八岁时,萝丝决定坦然面对所有人的目光,留下这些胡须生活。她丝毫不后悔这个决定,“自从我留了胡须以来,我仍然感到自己很有女人味,这与外表无关,看起来很自然,我就是这样,要顺其自然,不要强求改变,一切都在于自己的态度”,蓄起胡子的萝丝自信地说道。
当我们总在抱怨容貌、焦虑身材时,他们或许天生没有普通人的外表或智力,面对着常人看似无法克服的困难和来自他人的异样眼光,但他们却拒绝让病痛支配一切,活出了各自光明而自由的人生。
【福利时间】
关注绿盒,回复或转发说出让你意犹未尽的纪录片,5月19日本盒将会@抽奖小助手分别在回复和转发中各抽取一位友邻送出神秘小礼物一份。
* 若被抽到无文字或不符合转发回复要求的用户则视为无效哦,盒盒会再次@抽奖小助手直至抽出认真参加活动的符合要求的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