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没做过这个项目,也可以报名航海吗?怎么看自己是否适合报名这个项目?报名了航海之后,真的能赚到钱吗?
每次航海报名的时候,我们都会收到很多圈友的疑问,有关于项目选择的,有关于航海收获的,还有执行力相关。
因此,本篇文章,我们就邀请来圈友 @华生,为我们分享自己在 YouTube 航海里的经验历程。
曾经在互联网圈打滚 6 年,打工与创业,横跨多个行业,遍历产品、市场、运营不同岗位,也曾在一家知名创投机构做过 2 年投后管理。
2019 年底辞职和老婆一起到澳洲边工作边旅行 2 年。如今两人都在台北做着不受地域限制的工作,构建自己的多元杠杆收入。
(之前做过一次关于人生杠杆的分享:《我如何从 1 到 N 构建多元收入,核心方法首次公开》)
我原本其实是一个视频新手,在参加 YouTube 的航海后至今 3 个多月时间。
YouTube 频道已有 1900+ 粉丝,5000+ 观看小时数,超过开通官方广告盈利标准(1000 粉丝+近 12 个月内累计 4000 小时观看时长),目前收益还很少,十几天 30 美金。
除此之外通过内容引流,还养成了 1800+ 粉 Instagram 垂类账号,提前谈好了合作,所以起号期间也能获得一些澳洲合作方给的内容运营和客户转化收入。
上面的粉丝数据如果是在国内的视频平台上,可能根本就是小透明,更别说和那些盈利能力超群的大佬比。
但在 YouTube 这个平台上,新手要在三个月内开通盈利依然也是小概率事件。
我在一开始并没有抱这样的期望,也没有很确切的内容方向,如果没有参加航海,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真正开始录视频。
所以不得不说,航海的确是新人从 0 到 1、无中生有的最佳舞台。
在刚开始我也遇到了方向选择的问题。看过不少文章的观点说视频号、小红书还有流量红利,普通人成功的几率更大。
海外的话 TikTok 也依然有些机会。但个人精力有限,是不可能报太多条线的。
而且我也只想选择一条最适合自己的作为启动,所以在选方向的阶段我就犹豫了几天。
主流的航海报名思路就是找风口和热点,所以热门赛道的报名数特别高。
记得 6 月那一期总共 8000 多位船员报名(后来筛选减到 7200 多),「视频号带货」的船报名人数有 2825,而「YouTube 视频创作」只有 218,是所有船上船员最少的一个。
从表面看,航海从 YouTube 启动要面临不少挑战,不论是从启动门槛(账号申请、网络环境、版权等),还是起号难度(广告盈利门槛、用户体量、算法规则等)来说,都要比其他国内平台高出不少。
但我是认为,选择航海方向最应该「从内出发」。挖掘自身具备的差异性,结合相配的外部杠杆,找到自己的最优起跑点。
拿我自己来说,在 YouTube 这个方向上我找到三个显著的差异性:
一是因为老婆是台湾人,我们目前住在台北,所以使用外网和后续提取收益是比较方便的。
二是这个平台创作者的盈利规则整体上是偏长期性的,需要缓慢积累,比较适合我的价值观和风险偏好。
三是我曾经有两年在澳洲生活的经历,以及长期处于跨文化思维碰撞中,我对不同市场的差异和共通点感知更敏锐。
基于这些考虑,我就选择了当下的最优解,放弃了其他「风口机会」。
如果你也在考虑方向问题,我根据 YouTube 这个平台的特点总结了一些基本要素。
符合这几个情况我认为会比较适合做 YouTube:
① 如果你的内容方向偏流量类,比如娱乐搞笑、主流游戏、整蛊猎奇等等,后续的盈利转化比较难。或者你本就是想要吸引更多人看,依靠观看量获得主要收益。那你就比较适合 YouTube。
因为 YouTube 的创作者广告收入比 B 站高出 5-20 倍(估算值,恰饭收入不计算在内),例如有一个或多个 10 分钟左右的视频,总共获得 100 万次观看,收入大概是 2000-4000 美金不等。当然具体还和用户的观看时长等数据相关。
② 如果你想做的是相对小众的生活类内容,并且针对的用户年龄层在 40 岁以上,那做 YouTube 成功的概率或许比 B 站高。
因为 YouTube 平台的整体用户年龄层比 B 站要高,风格偏好的差别也很大,并且推荐算法侧重点不同。
例如 B 站主页推的大多是新视频,火过之后凉了就凉了。
而 YouTube 的内容还会根据反馈数据的变化重新开始推荐,因此优质的老视频可能获得更持久的回报。
③ 如果你做的内容在 B 站上会因为一些特色原因频繁遭到审核拒播(不是指黄赌毒,也不是版权问题,这些在 YouTube 也不行),但是内容是优质的,就可以考虑试试 YouTube。因为两个平台内容监管的方向不太一样。
因为账号是两人一起经营,但我们对内容和运营的认知很不一样,性格特点也相差很大。
她喜欢快,我偏向稳。她想要有趣和精致,我关注价值和实用。
当我们对一个选题策划意见不统一时,从讨论大纲到对逐字稿,从现场录制对台词到后期剪辑,每一个环节都可能面临争论甚至争吵。
如果你是一个人做内容,不一定会遇到。但等发展到一定程度,只要涉及到团队协作,都会需要在沟通上耗费不少时间精力。
而且以前掌握的那些企业管理方法,到了夫妻之间多半都不管用。你要一根筋乱用方法论,反而容易引发负面循环(血泪教训)。
拿几个例子来说,像是我觉得某一类的选题比较好,也符合我们的定位,但她会觉得不符合,怎么说都说不通。
只要一个词用得不对,就容易延展到另外的事情,然后就逐渐变成了某人的态度问题(有过对象的人应该都懂)。
那怎么办呢?我的解决方法就是要先动之以情,了解她真正关心的是什么。
如果她说的有道理,那就先接受,然后表示之后会这样做。顺着她的思路先让整体对话的情绪平缓下来。再找机会晓之以理,争取她的支持。
像有时她定了一些主题可能不会和我商量,直接写好了文稿和分工让我准备讲。
于是只能调整好心态,接纳这些不确定,心甘情愿投入时间、精力去试错。
毕竟夫妻之间的感情更重要,偶尔做一些超出控制的事情也是有意义的。
另外,做内容要定期更新总会让人产生焦虑。产出不顺畅的时候,人就容易怀疑当初的目标和方式方法,让两个人的分歧变得更多。
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尝试借助第三方专业人士的力量。比如找专门做 OKR 的朋友来帮我们梳理共同目标和关键成果。
虽然我自己也能做,但和伴侣往往是讲不清道理的。请第三方来代为表述就可以避免内耗,也能更快拉齐认知,提高效率。
我们刚开始是确定做「伴侣共同成长」相关的口播视频,分享两性沟通、学习成长,还有两岸文化差异相关的内容。
但做了几期发现成效并不好。而且常常不知道下一期能做什么选题,没有连贯性。
后来我发现,其实很多人都是在「对定位足够满意」和「能持续产出相应内容」之间找不到平衡——定位太高做不出内容,定位太低觉得没价值不想做。
在那时我们先分析了当前首要目标:主要是先实现第一个里程碑积累 1000 个粉丝和 4000 小时观看时长。
所以我们需要做能产生大量播放的中长视频,必须先扩大内容范围:
① 看一下市场上比较容易起量的「通货型内容」是什么,做这些用来积累观看时长。
② 另外找找我们能做的,而且可以比市场上内容做得更好的有哪些,这些主要用来积累粉丝数。
因此我们就策划了后来成为主要数据支柱的两类内容——一是台湾各地美食 Vlog,二是澳洲打工度假干货。
到后面就相对顺利了,随着第一支观看破万的视频诞生,粉丝数和观看小时数的增长就开始加速。
9 月 1 日粉丝数到 500;9 月 8 日到 666;9 月 19 日 888;9 月 24 日破 1000……
增长说不上快,但是以目前只能周更的条件下,已经超过我们预期了。而且粉丝粘性和互动率还比较高,引流转化率也不错。
就贡献了 3000 多观看时长和 1000 个订阅)
上面这两个定位看起来相互关联不大,但面向的人群其实有很大重叠。
随后我们也针对这个人群做了下一阶段的内容策划,计划一边扩大内容覆盖范围,一边强化观众对我们个人 IP 的认知。
所以总体来说对于定位问题,我的建议是先尽自己所能做出内容,再去优化定位。
在航海群里我发现很多船员伙伴也会卡在「内容定位」这个环节。实际上对刚入门的新手来说,定位并没有那么重要。
绝大多数素人创作者,都是发了很长一段时间内容之后才慢慢有一个所谓的「定位」,而且随着环境和发展阶段不同,还会不断修正。
YouTube 上有一亿多粉丝的绝对顶流 MrBeast,他的定位也调整过很多次(而且他 2012 年一开始做的那些视频也没有删,感兴趣可以去看看)。
其实做自媒体,任何要素的重要性都可以无限放大,因为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系统。
即使你花一百万请人给你分析出一个定位,运作过程也会受到天时、地利、人和,还有黑天鹅的影响。
你自己在实战中摸索出来的方向,往往才是最具备反脆弱性的。
YouTube 运营三个月,有哪些不得不分享的心得?
开始我并不觉得 YouTube 运营有多特别,之前也看了很多相关的文章、视频,总觉得应该很了解这个过程了。
但是到实际做的时候才发觉,很多细节我自己还是无法判断。
标题长度最好少于多少字、封面缩图文字怎么放、关键词要设置多少个……很多问题我都从生财为我们准备的航海手册中得到了答案。
除此之外也发现了很多手册上没有的问题,像是灯光、录音这类器材配备,还有剪辑所需要的 Broll 素材、音乐版权,以及更重要的选题和剪辑风格等等。
这些都是真实的「用户需求」(也是潜在的商业机会),都要靠实战才能发现。
我花了大量时间去搜寻学习,最终一个个搞清楚了。过程中踩过一些坑,也收获了不少经验。
一开始我觉得要做别人都没做过的内容才有价值,但做的时候遇到很多阻碍,证明了自己其实还没有这个能力。
充分学习一个成熟的作品,最终像模像样地拍出来、剪出来,这个过程就是建立自己内容创作的能力根基。
有了「肌肉记忆」之后,再去做自己想要的创新,会更加游刃有余。
分享一些我筛选过的优质 YouTube 运营账号和视频供大家参考:
How To Vlog and Be a Better Storyteller(英文)
创造超过 50 亿次视频观看量的 Hillier Smith 分享火爆视频的生产秘籍(中文)
DO THIS For Epic YouTube Views In 2023(英文)
Lighting for YouTube Videos - Make Your Videos STAND OUT!(英文)
还有一个坑是,中间我花了很多时间在 SEO 关键词优化、分析怎样提高已推送视频的表现,后来才发觉这些对于一个 YouTube 视频能起到的作用很小。
其实视频表现不是单一因素能左右的,而是有很复杂的因素影响。
例如视频选题在内容市场上的受众量级、封面和标题的设定、推送的时间节点上发生了什么事情、观众的观看习惯、和你同类的内容他们的数据表现情况等等,很多因素会影响一个视频数据的波动,相对来说是混沌的状态。
而且 YouTube 上的视频有很强的长尾效应,好的内容可能几周后,几个月后才开始被算法大量推送。
平时我们也能看到很多三四年之后还在不断被推荐的视频。所以总体来说,不用太执着于「技术分析」。
此外还有一些,我认为刚开始经营 YouTube 很需要知道的经验,同样想开始做视频内容的也可以参考看看。
① 有能拍 1080P 的手机就先用手机拍,尽量用后置摄像头。虽然画质和单反有差距,但是便捷而且上手门槛低。这就可以覆盖很多缺点。
② 如果你是拍室内口播类视频,拍摄地固定的情况下,可以优先投资灯光。
不用花很多,基础的一个侧面斜上方约 45 度主光源(200 元左右),一个辅助轮廓辅助(100 元左右),一个氛围灯,要不要无所谓(100 元左右)。500 元以内入门足以。
③ 如果你的拍摄地不固定,那就先解决收音。手机或单反自带的收音在嘈杂环境下不太行。
安静环境下也不如最便宜的指向性麦。如果拍摄环境复杂,又想突出人声、避免干扰,配无线麦最方便。
预算够可以上大疆或罗德,预算不多直接 T 宝 J 东买直连手机的基本款凑合用,300 以下大多是无牌差别不大。
① 有经验的就用常用软件,没经验的建议直接用剪映开始做。不要花时间去学 PR/AE/达芬奇。虽然效果有差别,但那是 80 分以上的差距。开始阶段更需要解决的是选题、视角、故事结构这些内核。
② 素材一定要用没有版权隐患的可商用素材。YouTube 版权监测挺严格的,B 站这类之后预计也会逐步收紧。
网上不用付费的好素材是不多,音乐类 YouTube 有官方免版权音乐库,选择不多勉强凑活。其他 SoundCloud 这类网站也可以,但使用范围要看清楚。另外要是你的视频非常需要配乐,那也可以考虑在 EpidemicSound 这类网站买一些歌曲长期用。
图片视频素材像是 Pexels、Pixabay 这类网站风格都偏西式。要是没有合适的,那就发挥自己的创意,想办法自己拍吧。其实看起来很「劣质」的 5 毛钱素材,有时候更受观众喜爱。
③ 前 30 秒的留存率很重要。在冷启动阶段不要学那些十万、百万粉的大号弄超过 5 秒的片头,也不要设计大段大段的开场介绍。开始就要抓住人留下来,因为撑过前 30 秒继续留下来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但好东西也不要都留在片尾,特别是视频长度 5 分钟以上的。如果你的重头戏确实就在最后,那就想办法提前展现悬念,或设计好故事结构。毕竟 YouTube 上能坚持把视频看完的观众很少,通常只有两三成。
① 封面缩图和标题是点击率的关键,并且封面 > 标题。
封面和标题在发布后也是可以改的。我亲身测试过并不会出现改了之后 YouTube 明显限流的问题。甚至有不少我把封面/标题重新优化后,数据出现明显上升的情况。所以你可以多测试不同风格,根据数据反馈来优化。
② 自己后期加的标签关键词不太重要,重要的是标题、CC 字幕和你视频里的真实内容「关键词」。
AI 算法已经很厉害,它会从你的视频里识别出你讲的内容,用来和观众的标签属性匹配。所以人为设定大量的无关关键词并不能起到引流作用。而且我也看过很多账号的热门内容完全不设置标签这一项,依然能获得大量推荐。花太多时间在这里不值得。
③ 视频发出之后除非为了测试和分析,否则就不要执着于旧视频的数据表现了。
一个视频即使你觉得很好,但它就是没有火。那只用找出你对可能原因的假设,之后把关注点放在怎么拍好下一支,尽力在新的视频中去验证。毕竟这就是这个战场上的游戏规则。
最后,报名参加航海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如果都决定要做了,直接开始不就好了吗?
现实情况是并非所有人都能想到就做,特别对于那些思维审慎、习惯了三思后行的人来说(像我自己就是),有一些因素总会来阻扰我们的行动。
简单来说一个人要开始做一件事,通常需要脑、心、手三者合一。
这对应的就是「认知、愿力与能力」(也可以用「动机、动力与方法」来理解,模型不同,本质类似)。
当初我是忙于自己的主要工作,但有个认知,知道做 YouTube 视频是我们商业模式中必须要突破的一环,所以一直准备做视频,也都在关注和学习技能,具备内容制作、剪辑的能力,但就是无法走出自己拍视频的第一步。
在 6 月份新生财年第一次航海开启的时候,我觉得不能再拖了,所以解决方式就是立刻报名交了押金,同时在之前经营的 ins 上预告我们要开 YouTube。
用时间压力+粉丝压力,先把「恐惧感」拉起来。这件事的优先级就自动排到了前面。
然后抓紧时间学习,想办法做出些内容获得反馈,这样「愉悦感」也能提起来。慢慢一来二去就创造了正向的增强回路。
所以如果你也同样还没跨出自己的第一步,需要一些「愿力加成」,那参加航海可能会给你一个非常有力的「推进器」。
更多惊喜和感动我就不剧透了,相信你在过程中会有更深刻的体会。
以上就是我这次总结的全部内容了。航海靠岸也并非是结束,而是标志着自己小船的远航正式开始。
非圈友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生财有术的优质内容和活动信息,可以添加鱼丸微信。
以上为文章部分内容,完整分享请在付费加入生财有术社群后查看。如果你还不了解生财有术,可以添加鱼丸微信,免费体验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