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几年的出海电商行业中,TikTok Shop(以下简称 TTS)不是步伐最快的,但一定是最曲折的。


一位 TikTok 早期员工称,TikTok 第一天决定做电商时,最想做的就是美国市场。当它 2020 年 9 月前后明确要立项时,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出行政令:要求 TikTok 在美国下架,并从字节跳动母公司剥离。于是 TTS 只能将前两个试点地放在英国和印尼。


2021 年 2 月 TTS 在印尼上线初期,只限本地商家开店。第二年 TTS 陆续进入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后,才开放了跨境商家注册,当年全球 GMV 达到 44 亿美元,但主要业绩都由印尼本地商家贡献。


这些 “本地商家” 中许多是中国商人,他们在当地注册了公司,将货品从中国运到当地的仓库,用户下单后就能从当地发货,3 天 - 4 天用户就能收到货。


今年 9 月,印尼禁止社交媒体作为商品销售平台,并要求印尼电商平台为国外商品设定 100 美元的最低价格,这给出海电商在当地的跨境业务带来了不小的冲击。TTS 在印尼被封后,Lazada、Shopee 也陆续关闭了占比较小的跨境业务。


开拓本地商家是一个更安全的做法,这既出于商业考虑 —— 本地商家熟悉市场、有本地仓库能够保证物流时效;也有地缘风险考虑 —— 部分国家为了保护本地贸易,往往会对跨境业务有所限制。


去年 11 月,TTS 开始在美国试水,同样只限本地商家开店,但开店门槛很高 —— 企业注册要提供美国公司执照以及负责人护照 / 驾照、手机或邮箱;个人注册需出示美国护照 / 驾照,且卖家必须在美国拥有本土仓,以实现 3 天内发货。


TTS 在美国招揽本土商家开店的进展并不顺利,高门槛极大限制了商家数量,也导致商品种类不够丰富。TTS 在美国开站 4 个月,实际在上面销售的美国本土商家还不到 100 家。


因此,TTS 今年提升了跨境业务的优先级。今年 5 月,TTS 东南亚本对本负责人訾婧鑫成为跨境项目负责人,向 TikTok 电商负责人康泽宇直接汇报。


今年 4 月,TTS 的跨境全托管模式在英国、沙特上线,商家只需要将货品备货到 TTS 的国内仓库,后续仓储、配送、售后服务都由平台托管,店铺由商家自己运营或者平台代运营;商家只提供供货价,最终商品售价由平台决定。


全托管模式是 Temu 去年 9 月上线后给行业的重要启示 —— 平台主导一切,掌握定价权、物流配送,能同时满足低价和履约时效。


今年 8 月,TTS 的全托管模式在美国市场小范围试点。为支持美国市场,TTS 还调集了原先在巴西开拓本地商家的团队。


TTS 原本打算今年下半年才进入巴西,听说 SHEIN 有开拓该市场的计划,于是在去年底组建了一支约 20 人的团队抢先一步进入巴西,但 TTS 尝试了仅 3 个月就快速撤出该市场 —— 既考虑到部分中国商家将货运到巴西过海关时存在合规风险;也是为了集中精力全力冲击美国市场。


今年 3 月, TikTok CEO 周受资接受美国国会质询,议员们就周受资本人与 TikTok 及其母公司字节跳动之间的利益关联、用户数据安全、假消息、对儿童有害的消息等内容监管问题尖锐发问。


TTS 原本准备今年 7 月就在美国全量上线,但因为种种合规原因,一直拖到了 10 月底。“黑五” 期间,TikTok 定下的目标也算不上激进,每天 1600 万美元销售额,远低于 Temu 美国每天超过 4500 万美元的销售额。


TikTok 过去几年遭遇的种种审查风险是中国科技公司出海遭遇的缩影,可能也是未来几家出海电商平台际遇的预示。目前,Temu 已经开始更加重视合规风险,SHEIN 过去一年在全球引入的股东,这也许能帮助平台处理未来将面对的风险。


过去一年多在负责人蒋凡的带领下,阿里国际数字商业已经成为阿里集团增长最快的业务,今年上半年国际数字商业收入同比增长 47%,在截至 9 月 30 日的一个季度中,收入增速为 53%,亏损同比收窄了 48%,主要是因为 Lazada 和 Trendyol 提升了利润率。


阿里国际商业旗下业务包括已经运营了 20 多年的跨境批发业务国际站、跨境零售平台速卖通、东南亚电商平台 Lazada、土耳其电商平台 Trendyol、西班牙电商平台 Miravia,南亚电商平台 Daraz 等。


这些业务里,速卖通和 Temu 在全球面向的用户群体有不少重合,都是追求性价比的用户。不过两者的重点市场略有差异,前者今年发力的新兴市场有拉美、中东等,后者重点则在欧美。


今年以来,速卖通开始重点做本地化,例如在韩国当地请了演员马东锡做代言人,并在韩国落地了 5 天内送达的物流服务。


去年 9 月 Temu 正式上线并推出全托管模式,一个月后,速卖通也推出了 Choice 频道,目前已覆盖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Choice 频道里都是商家的全托管店铺,和 Temu 的模式很像,都是商家上架商品、备货入仓,平台负责运营和发货。


差异在于,Choice 的前端商品售价由商家和平台共同决定,而 Temu 商家只提供进货价,最终售价完全由平台决定,且 Temu 上线了竞价系统,有商家称每周会收到两三次系统的降价提醒,如果不同意降价就会被限制备货或被下架商品。


一位速卖通人士称,阿里希望和 Temu 有一定差异化,低价并非速卖通对商家唯一且最高的考核指标,价格、服务、商品质量是考核商家的三个平行指标。


Choice 仅上线一个月,速卖通的订单便同比增长超过 50%,韩国的增速甚至超过 100%。


速卖通目前的一个优势是履约时效。依托菜鸟,速卖通已经能在英国、西班牙、荷兰、比利时和韩国实现 “5 日达、晚到必赔”、多语种客服、免费退货等保障措施。


对 Temu 这样的后来者而言,拓展速度很重要,但需要补足的短板也很多,比如履约基础设施建设,今年 3 月 Temu 因订单迅速增长导致广东多个仓库爆仓,影响时间超过半个月。目前 Temu 与超过 20 家物流服务商合作,多数包裹从中国发出到美国需要 7-8 天送达。


全球市场充满了巨大的机遇,又充斥着地缘政治的复杂性,这不再是一场靠快速砸钱砸人就能结束的闪电战,而是一场需要所有参与方长期投入的持久战。《晚点 LatePost》将持续关注出海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