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马斯克搞了一个新办法,让他的推特限制用户每天能阅读的推文数量,一开始马斯克决定经过验证的账户每天最多能浏览6000条推文,没验证的账户最多浏览600条。
新注册的账户要是没有验证,每天最多发300条。
不久马斯克又改了主意,已验证的账户浏览量增加到了8000,未验证的增加到800,新注册的未验证能发的增加到了400。
马斯克讲了他的理由,说是为了对付“极端程度的数据抓取”和“系统操纵”。
这个规则看似限制不到普通人,普通人上网一天能浏览几千个页面,基本是住在了网上。要是能发几十条动态,那手指头都要打断。
但是有的软件可以。
互联网上有一种软件,叫做爬虫,其基本原理,是用计算机实现一个脚本,模拟人的操作,不停的读取网页内容。但是人上网是真上,浏览一个页面需要好几分钟,爬虫上网是假上,一秒钟就要浏览好几个网页,搞不好是几十个。
网站不是虚空出现的,推特要提供页面,也需要钱。推特需要搞点服务器,才能满足用户上网的需要。
服务器动起来,提供一个页面就是一个页面的钱,人上网的时候,几百万人一起上网,同时的浏览量不大,要是爬虫上网,几十个爬虫就能顶几百万人,如果爬虫数量多了起来,推特的服务器就要不够用,为了满足这些浏览,就要新建服务器。新建服务器,需要钱。
类似的,发布内容也有对应的软件。有人用浏览和发布的软件,归根到底是为了钱,比如说浏览量炒作,一个话题的热度炒作,靠人是炒作不过来的,几十万人一天能把一个话题的热度推高到几十万,但是软件只要一个就可以。
几百个软件一起上,浏览量很快就要爆炸,相关的话题发布条数也会增加,于是舆论就被改变了。
马斯克限制浏览,限制发布,在技术上是在针对自动浏览和发布的软件,但是在商业上,是要给付费模式打个前站。
马斯克不过是借着反爬虫的噱头,搞要收费的事实。
背后的历史进程,使互联网的免费模式,就要续不下去。
一个服务的提供,如果不收费,大抵走的是免费引流的方式,最后吸引广告来进行盈利。比如谷歌公司的搜索服务,搜索本身的成本低到等于没有,只要来用的人多,有了广告,就有了收益。
互联网公司的网络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找通信公司买的。流量不是手机里出来的,是通信公司提供的,这就决定了只提供搜索服务的互联网公司,和提供视频图文的互联网公司需要的流量费用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这就导致如果不找到高额利润来源,提供视频和图文的互联网公司赚到的广告费搞不好还不够叫通信公司的运营费。
马斯克要搞验证,要限制浏览和发推,马斯克一人能决定的事小,通信发展的历史进程,才是其中最主要的部分。
互联网刚刚兴起,没几个人看视频,影碟是市场的主流。2G到3G的飞跃使用户尝到了看图,3G到4G的使用让视频成了家常便饭。
随着用户使用流量额度的不断飙升,互联网公司的成本便与日俱增。内容免费,只靠广告,成了时代余音。
走不下去了。
互联网开放包容的时代,也要走不下去。有多少钱,看多少服务,出多少力,得多少享受,是阻挡不了的历史趋势。唯一的问题在于,以后怎么保障没有那么多钱的人,看的网络和有钱人看的,还是一个。
就像是书籍的费用高到绝大多数人都承受不了的时候,知识自然成了上层人的专利。
书刊时代的事情,必将再次发生在互联网时代,太阳底下,从来没有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