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马斯克推出了一个「广告收入分享计划」,允许创作者从帖子的回复中获得广告收入分成,希望借此吸引更多创作者并导进更多流量。单从相关规则来看,该计划最终导向是希望留住大的影响力者(KOL),而对于中小创作者以及普通用户都不够友好,并可能导致 Twitter 内容生态单一化。
为了激励所有 Twitter 创作者,Web3 影响力应用 TraitSniper 将于 8 月 1 日启动史上最⼤规模的空投,所有 Twitter ⽤户都有资格领取⽣态唯⼀代币 TS;空投将分为两轮,分别是影响⼒空投和传播⼒空投。
TraitSniper 的目标是识别和聚集有价值的用户,将他们与优质项目和社区紧密联系起来,成为连接全球 Web3 社交金融生态系统的重要纽带,打造广泛、有价值的影响力网络,并围绕其构建丰富的 SocialFi 生态系统,打造真实且有意义的应用场景。
一、TraitSniper 启动全民空投,挑战 Twitter 分润机制
眼见竞争对手推出的 Threads 一周注册破亿, 7 月 14 日,推特宣布启动创作者广告收入分享计划(Creator Ads Revenue Sharing),允许创作者从帖子的回复中获得广告收入分成。
新的 Twitter 分润机制看似实现了双赢:平台可以吸引更多具影响力的创作者留在平台分享有趣内容,创作者可以通过高质量内容吸引广告赚取收益,但最终效果可能并不尽如人意。本次分润机制有着三条严苛的规定:(1)订阅 Twitter Blue 或是经过验证的组织;(2)过去 3 个月内每月帖子至少获得 500 万次展示;(3)通过创作者货币化标准(Creator Monetization Standards)的人工审核。
上述三点要求,将直接排除了超过 80% 的 Twitter 创作者,最终实现获益的只有真正头部有着出圈影响力的账号,一些小众领域的忠实创作者无法从本次计划获益,分润机制并没有实现普遍意义上的公平。
假设某账号是 Web3 分析师,真实关注人数有 10 万,该账号平均单条推文展示次数有 3 万,其平均点赞以及转发量可以达到上千 ,这个数字在 Web3 领域已经是非常优质的账号,但却并不能参与 Twitter 分润计划。对该创作者来说,一个可行的出路是增加推文发布数量,但最终反而降低了推文质量。
这并不是无稽之谈,真实的案例可以验证猜想。根据 Twitter 公布的数据,拥有 75 万粉丝的创作者 Brian Krassenstein 可以获得 25000 美元分润,而另一位拥有 23 万粉丝的的创作者 SK 只获得 2200 美元。二者收入相差 10 倍,差距究竟在哪里?
因为 Brian Krassenstein 是一名科技记者,推文都是节选时事热点,而且发布频次非常高,一天能发几十条,而 SK 是小众艺术家,破圈效应并不突出,最终二者差距悬殊。
长此以往,Twitter 创作者可能会追求流量爆款吸睛的内容借而扩大影响力,劣币驱逐良币。
因此,为了支持 Twitter 创作者创作,Web3 影响力应用 TraitSniper 计划推出全民空投激励,所有 Twitter ⽤户都有资格领取⽣态代币 TS;空投将分为两轮,影响⼒空投和传播⼒空投,两轮将于 8 月 1 日同步开启。此外,用户还可以通过邀请、质押和销毁来增加 TS 空投。
TraitSniper 空投考量了多个因素,一是全民空投,不设置条件,门槛极低,属于普惠措施;二是考虑到账户的影响力以及传播力,作为因子实现空投加成。
这里的传播力以及影响力,主要与粉丝数、点赞、转发、浏览量、账户推文数量以及活跃程度有关,指标相较于 Twitter 分润计划也更全面多元。通过接⼊ TwitterScan API,TraitSniper 可以深⼊挖掘每个 Twitter ⽤户的数字⾜迹来分析他们的参与度、覆盖范围和影响⼒,从而识别出不仅拥有庞⼤粉丝群体⽽且以真实和有影响⼒存在着与其追随者共鸣的个⼈。
在这一机制下,每位⽤户都能看到并提升⾃⼰的个⼈影响⼒和价值,在⻅证⽇益增⻓的社交媒体声誉的同时,⼈⼈都能成为影响⼒节点,为 Web3 的繁荣做出贡献。此时,影响⼒不再是简单的粉丝量,⽽是成为捕获个⼈商业价值、实现真实收益的重要依据。
拿前文的例子来说,Web3 分析师可以凭借其高质量、专业性、互动性强的推文,获得远远超过「彭博加密」这类的账户的空投,这在一定程度上反而促进了 Twitter 生态多元化、高质量内容的产生。
二、打造影响力经济,突破 UBI 限制
TraitSniper 推出的全民空投计划,在某种程度上与前两年爆火的概念「UBI」较为类似。
所谓 UBI,即 Universal Basic Income,也就是所谓的「全民基本收入计划」。用最简单的话来解释 UBI,就是是由政府向居民发钱,每个居民获得的数额相同,且获得这笔钱不需要任何资质或条件。因为区块链公平、透明的特性,加密市场也有过多个 UBI 项目曾获得关注,例如 Humanity Dao、ENU 以及获得 V 神点赞的 Circles 等等,这些项目的最终目标都是建立链上 UBI 的愿景,但都无一例外失败了。
以 2020 年 10 月爆火的 Circles 为例,其试图利用区块链和社交信任图谱来建设一个 UBI 分发网络和经济信用体系。但存在一个问题,其并不是通过旧的社交媒体进行连接,而是依托新平台闭塞的熟人网络,不同的用户与用户之间存在很深的沟通壁垒,使得项目无法实现大规模破圈。在项目初期每个人都玩的很嗨,也在新的网络上互相认证好友;但更长的时间后,由于关系链无法传导,慢慢不太有人继续用新产品,项目逐渐死去。
一个无法大规模裂变的社交网络,与 UBI 的最终愿景相悖,也只能被时代淘汰。TraitSniper 吸取了此前 UBI 项目的教训,依托最⼤流量的社交门户⽹站 Twitter,用户不需要离开原来的社交平台,也不需要进行复杂的操作,即可获得空投申领。TS 代币总量的 90% 将用于空投,剩余用于提供初始流动性,项目方没有任何预留。从这个角度来说,TraitSniper 的做法更符合 UBI 实现财富均衡分配的理念。
与此前的 UBI 项目只是自娱自乐、无法长久存续不同,TraitSniper 还建立了一套商业模式,通过打造影响力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大规模全民空投只是第一步,随着越来越多活跃的价值⽤户加⼊,以及更多的 Twitter 互动和内容产出, TraitSniper 将逐步建⽴起 Web3 影响⼒⽹络。届时,项⽬⽅可以付费定制多样化的社交推⼴活动, 而具有影响力的⽤户可以承接任务参与并完成项⽬⽅的推⼴,实现双赢。
举个例子,目前 Web3 领域有很多 KOL,其账户粉丝动辄数以十万计,但互动量较低,存在买粉行为;对于项目方而言,如果直接找这些 KOL,不仅需要耗费时间精力进行沟通,而且效果可能不佳,白白浪费了大量的金钱。
但如今,项目方只需登录 TraitSniper 影响⼒⽹络就能快速找到⽬标合作伙伴,实现定制化、深度战略等多维度合作。比如,项目方可以直接在平台上发布任务,设置推广活动,例如指定话题的推⽂、邀请、完成指定的链上质押等⾏为,设置 TS 代币奖励;具有影响力的 Web3 KOL 在平台上接单推广该项目,最终根据推广效果获得相应的代币奖励。通过⾼效的精准合作,有利于筛选出真正有影响力的创作者,同时以结果为导向也可以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提升项目品牌知名度,推动业务的⾼速发展。
为了提升用户创作水平,TraitSniper 还集成了人工智能技术。⽤户只需安装 TraitSniper 插件, 即可在 Twitter ⻚⾯选择使⽤该功能。这项服务不仅能为项⽬⽅定制推⽂,还能解放⽤户的⽂案烦恼,实现精准营销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效果。
TraitSniper 在影响⼒⽤户与项⽬⽅之间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多向沟通系统,打破 Web3 信息壁垒。TraitSniper 的目标是识别和聚集每一个有价值的用户,将他们与各种优质项目和社区紧密联系起来,成为连接全球 Web3 社交金融生态系统的重要纽带,打造最广泛、最有价值的影响力网络,并围绕其构建丰富的 SocialFi 生态系统,打造真实且有意义的应用场景。
三、交易即销毁,实现极致通缩
TraitSniper 曾在 NFT 赛道,有着较强的用户基础,也是 NFT ⼯具类的翘楚。根据官方数据,⾃ TraitSniper 上线以来,凭借卓越的性能和卓越的⽤户体验,赢得了⼴⼤ NFT 玩家的热烈喜爱和持续⽀持,⽉活跃⽤户超 200 万,Chrome 扩展安装超 10 万次。
为了链接丰富的⽤户和⽣态,如今的 TraitSniper 升级转型构建 Web3 影响力网路,为加密⽣态系统的⻓期繁荣铺平道路,NFT 赛道的硬核玩家也将成为 TraitSniper 新生态最忠实的用户。特别是随着 TS 代币上线,这些用户也将顺势转换为强劲的购买力。
白皮书显示,TS 代币是 TraitSniper 发行的唯一生态代币,兼具实用与治理功能,总发行量 1 万亿,其中 90% 将用于全民空投,剩余部分用于创建 DEX 初始流动性,项目方没有任何预留;此次空投公平发行,无预售,DEX 永久锁仓,为用户提供保障;初始定价 $ 0.000001 ,初始市值百万美元,具有价值挖掘空间。
TraitSniper 还推出了双池的概念,将在空投启动后⼀周内上线:⼀个是⾃由交易池,所有⽤户可以⾃由交易;⼀个是奖励交易池,激励为社区作出贡献的⽤户。
此外,根据路线图,项目第二阶段将启动、质押和挖矿、TS 燃烧。将采用交易销毁机制,即每次交易的一定比例将会直接销毁实现通缩。项目方发布推广任务也需要以 TS 代币支付,实现通缩。
TraitSniper 借助 Twitter 空投迈出了获得关注的第一步,但未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