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论变五十人——2024 中国数字营销高端对话”在苏州举行。5组专业讨论方向不仅涵盖了数字营销的业务增长、技术创新、品牌建设、行业趋势等多个层面,还涉及了市场环境、行业标准、人才培养、商业模式等多个角度。


本组议题旨在深入探讨前沿技术实际应用与未来前景。随着国家对数字经济的扶持与规范,AI营销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当前,个性化营销、自动化工具等创新应用层出不穷,引领营销行业迈向智能化时代。同时,内容生态的智能化重塑也为用户体验带来质的飞跃。AI营销人才的培养、业务岗位的优化等议题亟待探讨,以适应行业变革,把握市场机遇,共同推动营销领域的蓬勃发展。


以下为本组讨论内容的精华整理。



本组嘉宾

石   岩  灵狐科技合伙人(组长)

丁海云  品牌营销战略专家 

宗延平  意大利德龙电器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 

劉鎧源  世优科技综合发展VP/上海负责人 

史敏君  阿里元境副总经理 

谭北平  秒针营销科学院院长,明略科技集团副总裁 

郁   杰  鲁南制药集团品牌总监 

刘   佳  金拱门(中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 

胡晓平  天下秀热浪数据CEO 

丁玉青  添翼智库高级合伙人 






策略提效  营销提效 工作提效





AI的引入极大地为企业降本增效。


降本增效是企业追求的一个关键点,在内容创作中提高了效率,特别是在文字、图片和视频处理方面。AI可以快速生成大纲和图片,减少了设计师和客户之间沟通和修改的时间。以前在设计元素方面可能需要乙方投入大量精力,现在通过技术的应用,可以更高效地完成,这就是降本增效的过程。


AI已经广泛的应用于诸多领域。


目前数字人是AI的广泛应用领域,主要体现在企业营销和客服领域的应用上。在客服领域,数字人具有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潜力,可以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服务。比如在天猫直播间使用数字人进行非核心时间段的直播,而将核心时间段的直播留给真人主播。不过,在处理复杂情感和紧急情况时,人工客服仍无可替代。数字人需要持续的训练以提高其性能和适应性,这也带来了数字人的成本问题,包括初始的生成费用和随后的全年训练及驱动费用。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一些提供数字人服务的供应商,并且这些服务正在成为一些行业标准。


在直播领域,通常来说,直播团队的人员能力参差不齐,而电商领域的SKU量却很高(大约7000到1万个SKU),由于直播人员转化能力和变现能力有限,导致成本较高。此外,直播内容生产和商品同质化现象也很严重(大约60%到70%的商品是同类的)。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AI系统化的内容生产来提高效率。



在教育上,使用AI工具快速生成内容以应对招生旺季的需求,比如在抖音、快手等社交媒体平台上,可以通过AI生成的热门问题和答案来吸引家长和学生的注意。教育方利用AI技术帮助咨询师在社交媒体上建立信任和专业形象,从而更有效地吸引潜在客户。教育咨询师则面临着的角色转变的考验,即:如何通过AI技术的帮助,从传统的销售角色转变为提供专业顾问服务的角色。


在办公自动化上,AI可以在不需要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完成更多的工作,比如自动记录和编辑讨论内容。数据分析很重要,由于AI的应用,未来可能不再需要BI(Business Intelligence)部门,因为数据分析和趋势预估可以通过AI制定简单的Excel表格来完成。PPT和邮件写作也可以通过AI技术自动化,从而节省时间。办公自动化的趋势就是出现AI数字助理,数字化助理将在未来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帮助提高个人和企业的生产力。


AI技术也广泛应用在视频生成上。先进的AI技术可以“一刀没剪”就直接生成完整视频,显示了AI在视频创作中的潜力。AI技术在3D模型和3D世界认知上有强大能力,进而影响着未来的感官体验。


然而,AI不是全能的。在应用AI技术方面,整个行业还处于相对浅显的起步阶段。AI技术可以辅助人工工作,却无法完全取代人工。AI可以承担起一部分工作,而剩余的工作还需要人类的参与。






AI与营销进化





对于营销公司或企业的营销部门来说,可以通过以下三个层面来提升效率:一,工作绩效,包含大量的内容和生产;二,营销绩效,涉及使用多种营销工具;三,策略绩效,指向更宏观的营销策略和规划。提升的过程中,AI的作用非常明显。


对消费者来说,AI的时代,消费者对内容的挑剔性将会增加,企业需要考虑如何在AI时代适应消费者的变化,从而实现营销的进化。AI技术是营销行业变革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更是能够推动整个行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AI技术在营销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方面:


战略性布局:AI作为品牌与用户交互的新入口,可能取代搜索引擎或APP。


降本增效:AI在企业内部工作链路中的应用,帮助企业节省投放预算和提高效率。


提升体验:AI技术如虚拟试衣提升了用户体验,使服务更便捷和个性化。


品牌形象:AI技术帮助品牌与先进技术结合,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敏锐度。

此外,AI营销还有其他重要的趋势。


从大数据到个性化营销,最终到个体化营销,这是一个大的趋势。未来营销将需要根据不同的顾客群体讲述不同的故事,或使用不同的沟通文案,而人力目前无法满足这种个性化的需求,AI技术可以替代完成这部分工作,使沟通更精准。个性化营销与技术和数据分析的应用紧密相关,通过AI技术实现对消费者行为的洞察,从而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和产品。


精准营销是另一个趋势。这意味着需要利用更完整的数据信息来实现更精准的营销。AI技术在营销领域的应用,可以提高效率、内容生成、市场分析等。这样,AI作为一个工具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服务消费者,但AI生成的内容可能缺乏人的温度。


第三个趋势是实时营销。未来营销可能需要实时生成内容和对话,包括网站和客服的响应式互动,这些都需要AI技术的介入。






AI离不开人,也取代不了人





目前,AI还离不开人。


尽管AIGC工具能快速生成内容,但生成的优质内容仍需要有经验人员进行把关和再加工。使用AIGC工具生产的内容质量参差不齐,说明内容生产者的经验对于保证内容质量至关重要。


AI在劳动密集型和对内容质量要求不高的场景中取代人力,但在需要创造高品质内容的场合,经验丰富的内容生产者仍然是不可或缺的。


在直播中引入AI数字人技术,是希望用于直播带货以提高销售转化。然而,对AI数字人的期待可能过于乐观,因为要让AI数字人具备良好的带货能力,还需要AI数字人驯化师的精心操作和训练。



AI也无法全面替代人。


目前AI在替代人类工作方面的应用并没有显示出足够的商业价值,在机器人行业中,那些旨在部分替代人类工作的机器人商业化效果不佳。只有那些性能优于人类的机器人,如工业机器人,才在商业上取得了成功。在AI能够提供超越人类的性能之前,人们不必对AI的发展感到过度焦虑。AI还在学习阶段,其商业化路径并不清晰。只有当AI真正在性能上超越人类时,才需要更加关注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


AI在数据处理方面表现出色,但在处理人性化内容时仍有局限。例如,AI可能无法准确判断带有情感色彩的内容背后的真正意图,如“这个东西不好吗?”后面的“吗”字,需要人工筛选。






超级员工的打造





未来5年,你不会马上被AI替代,但可能会被应用AI的人所替代。


企业需要适应数字化转型,特别是设计岗位和内容生产岗位的员工。看起来要被淘汰的目标人群,实际上他们更应该首先使用AI新技术。


企业内部从制作到分析到决策都要广泛应用AI技术,在使用AI的初期需要像培训实习生一样对员工进行教育和指导。企业应更早更广泛地使用AI,让员工变成超级员工。如果不能及时引入合适的AI技术,员工可能会选择离开,这会影响企业在AI时代的竞争力。培养提示词工程师是非常重要的,他们能够接受实际业务,形成超级员工,进而提高超级生产力。


平台型企业对AI更敏感。新媒体平台的变化已经对广告营销人员构成挑战,例如,小红书和云图数据可以通过几个关键维度的数据(如电商平台下单的时间、SQ、单价等5个维度)自动推荐账号和选择策略。但是,大多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还是很慢。


未来,AI数字人驯化师这一新兴岗位会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将成为企业的一个标配。






AI与数据安全





企业普遍担心数据安全的问题。


有的公司在使用Open AI等工具时,无意中泄露了敏感信息,导致这些平台公开了用户输入的数据。由于对数据泄露的担忧,使用者往往会关闭Open AI账户,并限制员工的使用,特别是营销部门的员工,因为他们可能会上传含有新产品和创意的数据。


在国家鼓励创新和尝试的背景下,行业内部应当建立自律机制,以确保AI技术的健康发展。企业在使用AI技术时,也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但不限于数据保护法规。企业需要对政策保持敏感,并合理有效地执行。在AI应用中,需要跨部门合作,包括技术、法务、运营等多个部门,以确保AI应用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数据本地化部署很重要,尤其是对于涉及国家安全和重要数据的企业,需要将数据存储和处理限制在特定地区。






行动胜于焦虑





AI与人类的未来关系是一个敏感的话题。


数字人在实际应用中,如何提高其人性化程度,以及如何处理与真人交互时的复杂情感和伦理问题?


AI技术会促使短视频和微剧的更大的流行,人类的阅读习惯发生了显著变化,这种趋势会对人的大脑结构产生什么样的不利影响?


AI生成内容真实性有没有道德问题?如何评估AI生成内容的价值,特别是当这些内容可能并非来自真实消费者感受?


AI会带来大焦虑,但更是一种大机遇。对AI技术的当前阶段应当持宽容心态,并允许它自然成长和进步。


在技术驱动的营销过程中,需要保持人的温度和价值,确保品牌传播不仅仅是追求效率和KPI,而是能够传递品牌的价值和人文关怀。尽管技术可以提高效率和精准度,但在品牌传播中,人的维度和品牌价值的传递同样重要,这是一个需要深思的课题。



▌主编:杨猛、责编:王钰祺、排版:孙艳娜。

▌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

▌关于版权:文章及封面图片来源于网络、品牌官方,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