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与Meta创始人扎克伯格、这两位身价加起来超过3000亿美元的富豪约下的线下笼斗,毫无疑问是互联网中最具戏剧性的话题。虽然这次“约架”最终未能成行,但却贡献了扎克伯格的一招“白衣渡江”,成功让Meta旗下的类推特应用Threads一炮而红,仅仅上线5天就突破了1亿用户、甚至超越了ChatGPT当时的表现。



遗憾的是,ChatGPT已然成势,也成为了AI大模型领域绕不过去的存在,可Threads似乎走上了快速过气的道路,上线三个月后俨然就变成为了一座“鬼城”。


近日在一期播客节目“乔・罗根的体验秀”中,作为嘉宾的马斯克说到,“是的,那里(Threads)安静得可怕。你必须要使用自己的产品,但连扎克伯格都不发帖子。”


马斯克无疑是X的深度玩家,几乎每天都会在这个平台发帖,且保持了与用户的高强度互动。与之相比,扎克伯格更像是传统意义上的互联网公司老板,他们通常保持着与公众的距离,仅仅在自家产品的宣传周期中会卖力吆喝,一旦宣传期结束似乎就不再愿意发声了。像马斯克这样每天都在互联网上亲自下场高强度冲浪的互联网公司老板,如今确实是少之又少。



虽然“推特代替品”是Threads当时打出的招牌,它在上线之时也确实承接了来自推特溢出的流量,然而Threads的表现似乎仅仅只是开局即巅峰。上线一周后,Threads的日活跃用户下降约20%,用户停留时间则降低了50%、从20分钟减少到了10分钟。上线三周之后,根据Sensor Tower公布的数据显示,Threads的日活用户量比刚上线时暴跌82%。网站流量监测服务商Similarweb公布的数据也表明,Threads的日活在7月7日达到约4900万的峰值后出现了稳步下降的情况,到了7月29日仅略高于1100万。


由此问题也来了,即便X自废武功,Threads为何也没能实现反超呢?


首先,Threads的上线其实是极为仓促的,几乎完全是因为马斯克为了阻止针对推特的“极端水平”数据抓取和系统操纵,限制用户每日可浏览的推文数量,直接搞得用户怨声载道,给了作为“代餐”的Threads机会。然而,Threads提前上线也是有代价的。



其实Threads本身是一款独立性很弱的产品,用户的体验旅程则是从“要不要关注你Instagram上的账号”为起点。可在内容呈现上,Threads却模仿了推特的短内容,帖子多是激起情绪共鸣的碎片化分享,这与Instagram以图片为主、文字为辅的调性可谓是南辕北辙。这一设计所导致的结果,就是Threads的用户群体被撕裂,其中一部分是来自推特的用户寻求替代品,另一部分则是从Instagram上引流而来。


更为致命的是,Threads为了加快上线进度,砍掉了大量与社交无关的功能,因此在目前社交软件上已经极为成熟的功能,比如热搜、热榜、只看关注的人等,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功能一概没有。“几个星期过去了,Threads唯一添加的功能就是关注动态。其他所有的‘基本’功能都没有,算法也很混乱——你必须花费太多精力去寻找新的人或话题”,这就是Google Play Store上一个很有代表性的用户评价。



所以一旦用户过了新鲜劲,在发现产品本身缺乏实用性后,自然就会对Threads失去耐心,毕竟推特又不是不能用。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过于追求速度、而忽略了对产品本身的打磨,这就是使得Threads迅速被用户抛弃的关键因素之一。因为现在已经是2023年、而非2003年,用户对于互联网产品的耐心也在飞速下降,期望产品与用户一同成长更是早已失去了现实土壤。


Meta的急躁,还表现在Threads本身还是一个在法律层面面临巨大风险的产品。且不提因为与推特过于相似,Threads刚上线就被前者发出了律师函,指责Meta方面抄袭。甚至 Meta是在明知存在Threads这家软件公司,并且后者不愿意向其出售threads.app域名的情况下,还是高调推出了Threads,因此最终也引来了Threads公司的禁令申请。



当然,即便Threads在上线之初就已经是一个成熟的产品,想要动摇推特的市场地位也是极为困难的,因为用户多年来已经习惯了使用推特,想要扭转这一趋势很难在一朝一夕间就实现。纵观互联网行业的历史,旧的霸主被挑战者赶超无一例外都是走的差异化路线,诸如拼多多之于淘宝、TikTok之于Facebook。


由于Threads与推特实在是太像了,用户明明是因为不喜欢推特才来的Threads,结果发现Threads只不过是另一个推特的情况下。两害相权取其轻,Threads在即没有推特的积累、又没有社交关系链的情况下,无论再怎么挣扎,或许也改变不了最终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