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地时间5月19日,Facebook推出了帮助小企业建立网上商店的"Shops"。通过这项服务,美国消费者可以在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等一众"脸书全家桶"应用上进行购物。
消息出来后,Facebook两天股价上涨7.7%,顺利破顶。
上市以来,Facebook经历了各种困难、质疑,最终都一一克服。
这一次对电商的冲击,会是Facebook又一波长牛行情的起点吗?
转型移动端
8年前的2012年5月,时值美股寒冬,成立八年的Facebook在纳斯达克上市,总市值684亿美元,创出当时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IPO。
但是上市后的Facebook,一点没有现在美股大白马、纳斯达克扛把子的样子,反而是4个月内股价从42美元跌到17美元,跌幅60%,像极了港股市场上挂着科技名头圈钱的仙股。
当时的《巴伦周刊》评论认为,Facebook收入增长缓慢,向移动互联网转型又不成功,市值又贵(上百倍PE),与其为FB的IPO激动,不如攒钱买谷歌或苹果。
确实,一家收益只有50亿美元,增长只有区区37%,净利润5300万美元的公司,却顶着100倍的PE。
另外一方面,Facebook当时在经营上也有不少问题。除了谷歌通过Google+全面切入社交战场,还因为移动端转型的不坚决,Instagram等新产品开始侵蚀Facebook的市场。
经营上没抓住主要方向,股价又萎靡,媒体开始倒戈批评扎克伯格。华尔街认为应该让一个喜欢穿西装的人来掌舵这家公司,而不是一个喜欢穿套头衫的小孩子。弹劾扎克伯格的言论四起。
为了解决经营上的问题,年轻的CEO扎克伯格宣布Facebook进入“禁闭”(Lockdown)状态。
禁闭状态是Facebook早年流传下来的做法,一旦公司认为大敌当前,就会启动“禁闭”,进入“战争状态”,这时候,所有人都不得离开Facebook的办公楼。
在这个阶段里面,公司班车周末不休息,咖啡馆照常营业,换句话说Facebook的员工需要每周工作七天。
宣布禁闭当天下午,Facebook全体员工都收到了集合邮件通知到扎克伯格的办公室,同时Facebook大楼里点亮了Lockdown的标志。
在Facebook所有的设计师、工程师、产品经理的围绕下,扎克伯格在办公桌旁的空地上发表了即兴演讲:这是一场生死博弈,也是零和游戏。
每一次提到Google的威胁,就掀起一波情绪,员工们群情激愤,随时准备大干一场。
针对经营的问题,Facebook的管理层推出了几个重要的策略:
增长方面,Facebook开始国际化。通过将语言翻译成法语、西班牙语和德语,Facebook的国际用户数量激增,同时打造了一整套的增长体系。
商业化方面,扎克伯格放弃了自己原来"Facebook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做点酷炫东西"的原则,开始同意在Newsfeed中加入广告,并在平台内推动"赞助故事(Sponsored Stories)"的广告形式。
移动化方面,全面聚焦移动端。从2012年到2014年期间,Facebook成为了Mobile First公司,很多产品甚至是Mobile Only。
大手笔收购Instagram、Whatsapp,现在也被证明是正确的操作,当时谷歌其实也出个价,假如Ins和Whatsapp被谷歌收入囊中,现在的Facebook肯定是另外一番景象。
泄密门
成功转型移动端的Facebook,拿到了移动端时代的头等舱船票,近几年业绩扶摇直上。营业收入从2014年的124.66亿,到2017年的406.53亿,翻了3倍之多。
股价也是水涨船高,从2012年10月份谷底的20美金左右,到2018年7月份创下新高218美金,6年涨了近10倍。市盈率反而从100倍下降到26倍,完全被增长所消化。
在这场浩荡的行情中,李开复老师或是最大赢家,回报远超巴菲特。
互联网企业最重要的日活跃用户数方面,在2019年第一季度上涨到15.62亿,日活跃/月活跃稳定在66%,用户黏性非常大。
不过就在社交帝国打造成功之际,Facebook出了一个黑天鹅事件 —— 泄密门。
事件的起因要追溯到2016年。
根据告密者克里斯托夫·维利的指控,剑桥分析公司在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前,通过Facebook间接获得了5000万名Facebook用户的数据。
这些数据最初由亚历山大·科根通过一款名为“this is your digital life”的心理测试应用程序收集,但是剑桥分析公司不仅从接受科根性格测试的用户处收集信息,还获得了他们好友的资料,覆盖的Facebook用户总数达到5000万人。
而另外一方面,该公司最著名的工作是曾协助美国总统特朗普的2016年总统竞选活动。
简单来说,就是剑桥分析通过抓取用户在Facebook上面的行为,整理出有利的竞选方案,然后打包给特朗普,从而竞选成功。
回想特朗普导演的新冠灾难,真的是细思极恐。
不过在Facebook方面,其早在2015年就要求Cambridge Analytica删除上述数据,只是该公司对其隐瞒了实情。
尽管事后看,事件对于Facebook无论是用户数,还是营收,影响都不大。但是当时媒体对Facebook可谓是口诛笔伐,各种坏消息如用户平均停留时间大幅缩水、高管出现分歧等等满天飞。
投资者信心受到影响,Facebook股价应声下跌,叠加当年贸易战、美联储缩表等种种因素,Facebook股价从高峰跌去了40%,打六折出售。
Facebook会垮吗?历史给出了答案。
在扎克伯格参加了多场听证会之后,Facebook"仅仅"被罚款50亿美元就了事,业务基本没有受到影响,现在的Facebook,仍然是一台印钞机。
乐观抄底者大获全胜。
未来
回顾Facebook的成长史,其实就是不断克服困难,赢得增长的故事。
移动端兴起,全面转型,产品移动化,顺便连Instagram、Whatsapp也收购了。
增长速度慢,开放广告位,在Newsfeed中加入广告。
现在,业务仍然顺风顺水的Facebook开始找新的增长点了。
电商就是一个足够大的池子。
2019年,亚马逊的电商收入高达9854亿元,而且还在以一定速度增长。而Facebook 2019年的总营收为5000亿元左右,假如能从亚马逊身上啃下一块肉,对业绩肯定有不少支撑。
事实上,几乎从Facebook诞生没几年时间,该公司便一直尝试将业务向电商领域延伸。2007年,大约3岁的Facebook开始了进军电商领域的初尝试。
当时的Facebook与商务平台Oodle联合推出了Marketplace应用,Facebook用户可以轻松创建、共享产品列表。
依托于Facebook社交的Marketplace,其交易往往在熟人间产生,有点类似于美国版"闲鱼"。
不过,Marketplace无论是营收,还是用户数,都无法让人满意。因此在两年之后,Facebook便完全放弃了该应用,Marketplace也最终在2014年被关闭。
这些年来,随着Facebook体量越来越大,其电商梦却从未停止。
2009年、2012年、2015年,其以平均3年时间为周期不断向电商发起冲击,被关闭的Marketplace也在2016年被宣布重启。
2020年,Facebook推出应用"Shops",又一次向电商领域发起冲击。
在Facebook上,商家可以免费使用"Shops"功能,在上面建立自己的产品橱窗,向消费者展示。
这些商店除了会出现在Facebook,还会出现在其旗下的应用如Messenger、WhatsApp、Instagram中。
而商店的具体货物、物流等服务,将会和Shopify、BigCommerce,WooCommerce,Channel Advisor等应用打通。
假如这个电商模式运行成功,Facebook可以趁机推出自己的支付功能,尝试直播带货,在导购服务中加入人工智能、增强现实等技术。
甚至说,继续推进Libra计划。
可以说,Facebook的电商计划给了投资者很大的想象空间,假如能成功切入电商领域,现在的Facebook,发展潜力一点都不亚于2012年那个100倍PE的Facebook。
总结
过去的二十年,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网络带来的便利,也给互联网企业带来了源源不断的人口红利。
现在,随着人口红利接近枯竭,互联网企业要增长,只能短兵相接。
比如说抖音、快手,通过短视频这种新内容形式,迅速聚集用户,再通过巨大的流量向直播、电商带货领域切入。
又比如电商领域,本来已经是阿里京东二分天下,但是腾讯挟微信海量流量,以小程序的形式入局,未来也可能从阿里京东口中抢下一块肉来。
互联网实在变化太快太快,现在,好戏也只是刚好演到半场。
下半场,互联网肯定还有更多的新事物出现,比如说体验更好的VR,更聪明的人工智能管家。
背后,也意味着更多的投资机会。
面对这些机会,你准备好了吗?
(添加好友请备注:公司+合作事项)
丫丫内容投稿:[email protected]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丫丫港股圈。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